注冊 |
二、辛亥秋宋教仁來漢與鄂州約法制訂
辛亥年間憲政建設的啟動,當屬宋教仁抵漢,為湖北軍政府修纂約法。夏敬觀《宋教仁傳》稱:
教仁任同盟會編制時,曾試擬憲法草案,及是手定鄂州臨時約法,通電各省,推舉代表,組織臨時政府?!?】
此說指出眾推宋教仁草擬《鄂州臨時約法》的原故:宋氏久已留意憲政建設,對歐美日本的政法制度作過經(jīng)年研究,并在東京同盟會期間曾試擬憲法草案。從宋氏日記反映,他于1906-1907年留學日本法政大學、早稻田大學期間,購置并研讀多種法政書籍,并在1906-1907年間,翻譯《日本憲法》、《英國制度要覽》、《各國警察制度》、《國際私法講義》、《俄國制度要覽》、《澳大利匈牙利制度要覽》、《美國制度概要》、《澳匈國財政制度》、《德國官制》、《普魯士王國官制》、《日本地方漁政法規(guī)要覽》等。他還對清末的預備立憲舉措有系統(tǒng)評述,并關注立憲派的活動,對其兼有贊許與批評。故宋教仁堪稱革命黨人中富有法政知識,也最重視法政建設的一人。
?。ㄒ唬┧谓倘首詼譂h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fā)之際,宋教仁(1882-1913)正在上海主持《民立報》,當起義消息傳至滬上,宋萬分激動,當即揮寫《湖北形勢地理說》(刊于《民立報》1911年10月1 5日),申言“今日之形勢,以天下言之,則重在武昌:以東南言之,則重在金陵。”【8】10月24日,黃興從香港抵滬,與宋教仁傾談竟夕。第二天,黃、宋一行百余人乘英商恰和公司輪船沿長江上溯,于10月28日抵達武昌。黃興立即受命指揮陽夏保衛(wèi)戰(zhàn),宋教仁住在時任湖北軍政府民政長的湯化龍家中,開始承擔的任務是協(xié)助湖北軍政府辦理外交。
宋氏一向重視外交,武昌起義后,身在上海的宋氏撰《敬告日本人》(刊于1911年10月19《民立報》),批評日本政府視武昌革命為“內(nèi)亂”,不認革命軍為交戰(zhàn)團體的作法?!?】然而,宋教仁10月28日抵鄂后,駐漢口各國領事已宣布民軍為交戰(zhàn)團體,申言中立,故湖北軍政府并無多少外交需要辦理,而當時正緊張進行的軍事活動,又非宋教仁所長。處此時勢,以宋氏宏闊的眼光,決定用力于兩項戰(zhàn)略性工作:
其一,推動黨人擁黃興作兩湖大都督,駕凌于舊軍官出身的黎元洪之上,以保證湖北乃至全國的新政權(quán)掌握在革命黨手中。由于黎元洪集團和湖北籍黨人反對,作為“外來人”、“晚到者”的宋教仁的此一深謀遠慮的建議,無果而終。
其二,致力憲政立法。當時,大多數(shù)革命者忙于軍政事務,無暇也無缺乏學養(yǎng)從事此一民主建政工作,宋教仁則義不容辭地擔當此一大任,而立憲派人士湯化龍等成為協(xié)助者。
?。ǘ抖踔菁s法》界說
《鄂州約法》之“鄂州”,非指今鄂州市,“鄂”乃湖北簡稱,此“鄂州”指湖北省。“約法”,系中國古典詞,秦漢之際劉邦“約法三章”名傳千古,而孫中山1906年擬《軍政府宣言》,論及實施國民革命,“次序則分三期”:“第一期為軍法之治”,“第二期為約法之治”,“第三期為憲法之治”(與孫中山提出的“軍政一訓政一憲政”三步走之說大體對應)。所謂“約法之治”(約為“訓政”階段),指“凡軍政府對于人民之權(quán)利義務,及人民對子軍政府之權(quán)利義務,悉規(guī)定于約法”,六年后,始解約法,布憲法?!?0】故“約法”是尚未經(jīng)過完備的民主程序制定的政治法度,是邁向憲法的過渡性立法?!抖踔菁s法》之“約法”,大概是在此種含義上使用的。
民國正式建立前,湖北軍政府一度具有革命的中央政府功能,而《鄂州約法》也就具有國家約法的意義,是中國乃至亞洲第一個正式頒布并得以實行的民主共和國約法,隨后宣布反清獨立的省份也頒布約法(如《江西臨時約法》),均仿效《鄂州約法》。1912年元月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宋教仁任法制院總裁,草擬憲法草案,以《中華民國臨時組織法草案》名稱公布,其內(nèi)容乃至文字皆由《鄂州約法》脫出。故由宋教仁主筆的《鄂州約法》是中國民主憲政發(fā)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ㄈ┧谓倘实绕鸩荨抖踔菁s法》
宋教仁在漢滯留半月(10月28日一1 1月13日),主要工作是擬訂約法,而相與探討較多的是前湖北咨議局議長、現(xiàn)湖北軍政府民政長湯化龍。 宋教仁與湯化龍都曾留學日本,同在東京的法政大學學習法律。宋1905年入在日本東京的法政大學,次年進早稻田大學;湯化龍1906至1908年在法政大學專門部習法律,二人都曾研究東西洋各國憲法及政治制度,又在清末預備立憲過程中早有交誼,故宋氏來漢入住湯化龍武昌家中,兩人以憲政為題,徹夜切磋——
夜分人寂,對燈促膝,所談無非約法者。如此二十余曰,議論微定,大要兼取法、美二國之長,而力避偏枯拘攣之病。其草稿出遁初(宋教仁號)手。厥后南京參議院定約法取材于此,其所增損或有大非先生志者。要之民國約法謂之權(quán)輿先生及宋氏,不誣也?!?1】 此說出自湯化龍胞弟湯震龍,自然強調(diào)宋教仁、湯化龍合議的作用(宋、湯二人聚談的時間應為十余日,并非“二十余日”),卻也明確指出,“鄂州約法”出自宋教仁手筆。
據(jù)湖北漢陽人、共進會員王保民回憶,湯化龍對約法擬訂提出重要建議:
(1)共和國體
(2)民主政體
(3)立憲政治
(4)責任內(nèi)閣
(5)政黨議員
(6)人民之權(quán)利義務【12】
以上諸端正是湯化龍等立憲派數(shù)年來奔走呼號、竭力爭取的,現(xiàn)在于新政權(quán)初建之際提出,恰當其時,也與宋教仁所思所謀一致,故宋教仁大都汲納進約法文本之中。可以說,宋教仁與湯化龍是鄂州約法主要的兩位草擬者,這也體現(xiàn)了民初革命黨與立憲派為創(chuàng)建民主憲政,拋卻前嫌,一度實現(xiàn)真實的聯(lián)合。
(四)約法制訂過程
關于約法的制訂,楊玉如的記述強調(diào)“首義同志”“集議”,推宋教仁起草,然后公同審首義同志,因相與集議,制定《鄂州約法》,為各省倡。推宋教仁起草,公同審訂。【13】
胡祖舜的記述也突出革命黨人的集議在“鄂州約法”形成中的作用:
時居正、宋教仁已由滬來鄂,劉公、孫武、張知本等因與集議,制定《鄂州約法》,以為各省倡,推宋教仁起草。【14】
李廉方則論及宋教仁與湯化龍、胡瑞霖等立憲派共議修訂約法:
鄂州約法,則由宋教仁到鄂后,與化龍、瑞霖等商討,由教仁起草,共六十條,富 于民主意義,經(jīng)軍政府宣布?!?5】
據(jù)陶德琨回憶,“鄂州約法”的形成過程略為:
宋教仁來漢后,提議湖北軍政府制訂約法;軍政府建立由劉公任主席,居正、胡瑛、陶德琨、王正廷、湯化龍、陶鳳集參加的約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會公推宋教仁為約法起草人。與宋教仁合作,參與約法起草的,除湯化龍外,值得提及的是張知本與張國溶。
張知本(1881-1976),湖北江陵人,1904年官費留學日本,入法政大學攻讀法律。1905年加入同盟會。1907年畢業(yè)歸國,任武昌官立法政學堂監(jiān)督等職。191 1年任同盟會湖北支部評議長。武昌首義后,初任湖北軍政府政事部副部長,后任司法部長。
張國溶(1878-?),湖北蒲圻人,張國淦弟,1904年中進士,奉旨留學日本,入法政大學攻讀法律,率先剪辮。1908年歸國。1909年湖北諮議局成立,任副議長。武昌起義前夕,曾與共進會首領劉公商議大計?!?6】
宋教仁1911年10月28曰抵漢,張知本、張國溶、黃中愷與宋教仁、湯化龍皆為日本法政大學學習法律的同學,相見即切磋法制建設,對《鄂州約法》制訂有所贊畫。
武昌起義后,宋教仁于10月28日抵達武昌,1 1月13日晚乘船離漢東下,在武昌逗留半月,主要精力用于纂修《鄂州約法》,他對約法的重要性有明確認識,宋氏說:“武昌起義在行動上已為全國倡,而根本大法也要爭取作出表率。鄂州約法不過是這方面的嘗試,希望以后全國民眾都來注意這個共和國的立法工作。”
如需轉(zhuǎn)載,請先聯(lián)系我們?!。ㄍ陡錏MAIL:xhgm@xhgmw.org 在線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