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辛亥革命足可垂之青史的,從破壞一面言之,是推翻延續(xù)兩千余年、近古以降已成社會進步嚴重障礙的專制帝制,使中國社會及人民得一解放;從建設一面言之,則是創(chuàng)建民主共和政體,湖北軍政府頒行的《鄂州約法》(全稱《中華民國鄂州臨時約法草案》),便是中國乃至亞洲第一部共和憲政文件,并成為民國憲法的初范。而《鄂州約法》的制訂者宋教仁、湯化龍以及參與研討者張知本、張國溶、黃中愷等人,皆為日本法政大學的中國留學生。這是一個饒有興味并深蘊文化內涵的現(xiàn)象。
一、清末留日潮中的研習法政熱
古代曾有日本“留唐熱”,導致漢字文化在日本的縱深流播,成為日本向中國借鑒學術文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千余年后,明治維新使日本“豹變龍騰,化為霸國”【1】,中國朝野決計效法東瀛,遂大舉派遣留學生赴日,形成規(guī)??涨暗?ldquo;留日熱”。中日間留學生派遣方向發(fā)生逆轉。
近代中國的留學生出洋,始于1847年容閎(1828-1912)等廣東青年隨美國傳教士勃朗(1810-1880)赴美留學。也正是這位容閎,從耶魯大學畢業(yè)后返國,從事政治、經濟、文化活動,與洋務大吏關系密切,1868年通過江蘇巡撫丁日昌向清廷上條陳四項,其一為選派青少年赴美留學。參酌容閎條陳,1871年,曾國藩與李鴻章聯(lián)銜奏準第一個留學生派遣計劃。此后,便有1872-1875年間由容閎主選120名“聰穎幼童”赴美留學;1875年福建船政學堂派送5名學生分赴英法學習海軍;1876年李鴻章派送7名淮軍軍官赴德國學習陸軍;1877年沈葆楨與李鴻章聯(lián)銜奏準派送海軍學生留學英法;1887年清廷派官員及貴胄子弟游學美國;1890年清廷規(guī)定出使英、俄、德、法、美各國大臣,每屆帶2名學生出國留學。清朝留學歐美的舉措,取得一些成績,如留美幼童中涌現(xiàn)出科技專家詹天佑( 1861-1919)、外交家唐紹儀(1860-1938),留英學生中產生過翻譯大家嚴復、海軍將領鄧世昌(1849-1894)、林永升(1855-1894)、薩鎮(zhèn)冰(1858-1852),留美學生中產生過海軍將領蔡廷斡(1861-1935)等。但就總體言之,留學規(guī)模尚小,又偏于技藝層面,而且章法紊亂,成效不著。時人對19世紀70-90年代歐美留學的評價是:
出洋學生,各省各派,各有各章,學生既未考究根底,所派之員,又多不習外國語言學問,……廢時糜費,莫此為甚。【2】
1894-1895年問爆發(fā)中曰戰(zhàn)爭,中方慘敗。深受震撼的中國決計向日本這個新興的強鄰學習。1896年,清政府選派唐寶鍔、朱忠光、胡宗瀛、戢翼翚等13人,由駐日公使裕庚與日本外務大臣兼文部大臣西園寺公望接洽,到日本學習日語及普通學科課程。此為清朝官派學生留日之開端。
1898年春,日本駐華公使矢野文雄為拉攏中國以對付俄國,函告清廷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歡迎選派學生赴日本學堂學習。御史楊深秀奏請朝廷,速議留學日本章程,并強調“中華欲游學易成,必自日本始。”時值湖廣總督張之洞選湖北子弟100人、湖南子弟50人前赴日本學習武備、格致、農商、工藝,兼通各種專門術業(yè)。總理衙門也告示招考出洋學生,各省赴日留學生絡繹不絕。同年春夏之交,張之洞撰《勸學篇》,其下篇《游學第二》力倡游學,以為“出洋一年,勝于讀西書五年”、“入外國學堂一年,勝于中國學堂三年”。而游學方向,“西洋不如東洋”。張氏列舉游學日本的好處:
一路近省費,可多遣;一去華近,易考察;一東文近于中文,易通曉;一西學甚繁,凡西學不切要者,東人已刪節(jié)而酌改之。中東情勢風俗相近,易仿行,事半功倍,無過于此。 人稱張氏《勸學篇下·游學第二》是留學日本的宣言書,實不為過。
當時也有人反對將留學地的重點從歐美移往日本,如戶部員外郎恩裕說:
夫我之宜學日本人者,學其實力講求而已。至于各種西學,則必以步趨泰西為要。蓋取法乎上,僅得乎中,我學西人,雖未能遽過西人,然果能如西人,便可勝東人。若學東人,非止不能勝西人,且將不能及東人矣。【3】
應當說,恩裕的這一意見是有見地的,此后留日熱潮出現(xiàn)的弊病也證明此論的部分合理性。但日本路近省費、文化(尤其是文字)與中國接近等優(yōu)勢,吸引著清末大量知識青年以日本為留學首選地,這不是批評意見所能抑制的。其實,提倡游學東洋的張之洞何嘗不知恩裕陳述的道理,所以他在闡揚游學東洋之利以后,在《勸學篇下·游學》中補上一段不應忽略的后話:
若自欲求精求備,再赴西洋,有何不可?
這既是給游學東洋與游學西洋作了一種層次安排,也隱然對恩裕之類詰問給予舉重若輕的答復,顯示了張之洞的務實與精明。
朝廷及各省督撫的倡導、莘莘學子對域外新知的渴求,造成清末留學東洋的大潮。1905年科舉廢除及同年日本擊敗沙俄,更推波助瀾,使留日熱達于顛峰。清末10年間,出現(xiàn)官民聯(lián)袂,父子、兄弟、夫婦同行,舉家留日等盛況。有人描述其情形:
學子互相約集,一聲“向右轉”,齊步辭別國內學堂,買舟東去,不遠千里,北自天津,南自上海,如潮涌來?!?】
派出留日學生較多的省份有湖北、浙江、江蘇、四川等。日本《學制五十年史》載:“中國學生最多時為自明治三十五年頃起至四十一年頃止。在明治三十九年時,其數(shù)實超過七千人。其后每年為數(shù)漸減。但至四十二年尚不下五千人。然至四十五年,其數(shù)乃減至一千四百人。蓋因當時清朝有革命之變多樣之歸國者。”日方材料以明治三十九年(1906)為中國留日學生數(shù)的頂峰-7000人。日本漢學家實藤惠秀在《中國人留學日本史》中也說:“以1905與1906兩年,留日人數(shù)都在8000左右,大概是不錯的。”中方材料顯示的數(shù)字更多,光緒二十八年(1902)學部《通行各省限制游學電》云,“查日本學生一萬二三干人,習速成者最占多數(shù)。”
綜合各方面統(tǒng)計,清末留日學生人數(shù)如下表【5】:
19、20世紀之交,中國向日本派出數(shù)以萬計的留學生,這不僅在中日兩國關系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創(chuàng)造了一國向另一國派遣留學生的新紀錄。費正清編《劍橋中國晚清史》稱,清末中國人留學日本是“到此時為止的世界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學生出洋運動。”【6】數(shù)量如此眾多的中國留學生,在日本各類學校就讀(以法政、軍警、師范類居多)。
本來,從清政府而言,本著“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指導思想,派遣留學生主要學技藝層面的科目,軍事、法政都嚴加控制,但實際運作下來,這兩類的留日學生甚多,一來是私費留學愈益增加,其所選科目政府無法控制,二來國內對軍事人才、法政人才需求量頗大,三來中國士人熟悉社會、人文學科,留學較易。
清末留日學習法政的特別多,從國內需求而言,原因有二,一者日本明治維新的成功,樹立了仿效西洋憲政的范例,中國官方和知識界趨之若鶩。二者清末立憲呼聲日高,憲政派漸趨活躍,向域外訪求樣板,成為一時風尚。這內外兩方面因素,促成清末赴日研習法政者甚眾,而進入設在東京的法政大學就讀者最為集中。宋教仁、湯化龍、張知本等為其代表,而他們在法政大學接受的西方法律知識,在辛亥年間憲政建設發(fā)揮了效用。
如需轉載,請先聯(lián)系我們?!。ㄍ陡錏MAIL:xhgm@xhgmw.org 在線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