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1905年(明治38年,光緒31年)
●1905年 清政府派鎮(zhèn)國公載澤、戶部左侍郎戴鴻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撫端方、商部右丞紹英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憲政??婆e制度正式廢除。
●1905年7月下旬 經宮崎介紹,孫中山與黃興初次會面,商討革命聯(lián)合問題。7月30日,孫中山邀請各省留日學生有志革命者及旅日華僑等七十余人在東京赤坂黑龍會本部內田良平宅召開中國同盟會籌備會。8月20日,中國同盟會召開成立大會,一百余人到會,通過章程30條,選舉孫中山為總理,黃興為執(zhí)行部庶務,并選舉產生各機構負責人。以宋教仁主編《二十世紀之支那》改名為《民報》作為機關報。宮崎滔天、平山周、萱野長知等特準加入中國同盟會。
●1905年11月26日 《民報》發(fā)刊,編輯兼發(fā)行人為張繼,發(fā)行所為宮崎滔天住所,印刷為末永,前田綱住編輯部管理事務?!睹駡蟆窂牡谝惶栭_始,向梁啟超的《新民叢報》發(fā)起批判性論戰(zhàn),持續(xù)兩年之久。
●1905年12月4日 留日學生八千人抗議日本文部省頒布《取締清韓留學生規(guī)則》,實行總罷課,但留學生中主張罷學回國和主張忍辱負重繼續(xù)求學的兩派發(fā)生激烈爭吵,以至留日學生總會的干事們紛紛辭職不干。對這種情況日本報紙諷刺清國留學生是“烏合之眾”。1905年12月7日的《朝日新聞》指清國留學生“放縱卑劣”,陳天華在看到這張報紙的當夜,手書一封“絕命辭”后,在凌晨于東京大森海灣蹈海自殺,時年僅30歲。
1906年(明治39年,光緒32年)
●1906年9月5日 宮崎滔天、萱野長知、平山周等創(chuàng)辦日本文《革命評論》,支持中國革命。
●1906年6月 章太炎出獄到日本,加入中國同盟會,并出任同盟會機關報《民報》主筆。
1907年(明治40年,光緒33年)
●1907年初 孫中山與黃興因國旗圖式問題發(fā)生爭執(zhí)。孫中山主張沿用興中會的青天白日旗,黃興認為青天白日旗與日本旗相近,“有日本并華之象”,必須毀棄。但孫中山堅持己見,黃興被迫屈從。
●1907年6月 日本政府因與清政府的外交關系“勸令”孫中山離境。據日本方面記載:經與外務省政務局長山座圓次郎會商的結果,同意孫中山在3年以后可以重返日本,并由山座撥給一筆7000元的離開費用。對日本政府驅逐孫中山不滿的股票商人鈴木久五郎為此特送給孫中山一萬元。孫中山當時對所收贈款一事沒有對同盟會作說明,取2000元由內田良平舉辦“歡送會”,另撥2000元交給章太炎作為《民報》經費。孫中山離日后,贈款一事曝光,章太炎、張繼、劉師培等紛紛聲討孫中山“受賄”、“被收買”。 張繼等催促同盟會庶務干事劉揆一召集大會,罷免孫中山,改選黃興為總理。黃興力辭不就。此為第一次“倒孫風潮”。
●1907年 孫中山策劃的潮州黃岡起義(1907年5月)、惠州七女湖起義(1907年6月)、欽廉防城起義(1907年9月)、鎮(zhèn)南關起義(1907年12月)均告失敗。
●1907年7月6日 光復會徐錫麟、秋瑾等發(fā)動“安慶起義”, 擊斃了滿清安徽巡撫恩銘。但因起義力量單薄而失敗,徐錫麟被捕。當天夜,恩銘之妻、慶親王奕劻的女兒要求以殘忍方式處死徐錫麟,為夫報仇。經兩江總督端方批準,行刑劊子手先手執(zhí)鐵錘將徐錫麟睪丸砸爛,再剖腹取出心臟祭祀恩銘,恩銘的衛(wèi)兵們將徐錫麟心臟炒熟下酒。徐錫麟年僅34歲。7月15日凌晨,秋瑾亦于紹興軒亭口就義,年僅32歲。
1908年(明治41年,光緒34年)
●1908年2月5日 日本輪船“二辰丸”偷運軍械至澳門附近九洲洋海面,被清國海軍巡邏船捕獲。3月15日,清政府接受日本苛刻條件:放船、還旗、懲官、謝罪。此案被中國人認為是奇恥大辱,成為引發(fā)近代第一次抵制日貨運動的導火索。廣東民眾召開國恥大會、倡導抵制日貨,上海、廣州、順德、江門、佛山、梧州、香港、澳門、舊金山、南洋各地也都舉行了國恥紀念大會,引發(fā)長達近十個月的抵制日貨運動。宮崎滔天當時要求孫中山幫助平息抵制日貨運動。3月,內田良平也致電孫中山要求相助。孫中山復電同意,要求日方提供30萬元作活動經費。
●1908年11月 慈禧太后和光緒帝相繼死去,兩歲的溥儀繼位,此即宣統(tǒng)皇帝。溥儀生父載灃為攝政王。同年,《欽定憲法大綱》頒布。
1909年(明治42年,宣統(tǒng)元年)
●1909年 陶成章遠赴新加坡,目的有二:一是為《民報》的生存籌款,二是為籌備中的五省革命協(xié)會募集經費。陶成章為籌款問題與孫中山對立,遂以七省同志的名義起草《孫文罪狀》指責孫中山在匯豐銀行儲款20萬;羅列孫中山“謊騙營私”、“殘害同志”、“蒙蔽同志”、“敗壞全體名譽”等“罪狀”3種12項,要求“開除孫文總理之名,發(fā)表罪狀,遍告海內外”。東京的章太炎也印發(fā)傳單《偽〈民報〉檢舉狀》,指“孫文本一少年無賴,徒以惠州發(fā)難,事在最初,故推為盟長……”,“身擁厚資、豢養(yǎng)妻妾”。 章太炎將此文分送南洋,美洲各地、攻擊孫中山“懷挾巨資,而用之公務者十不及一”。此即第二次“倒孫風潮”。
1910年(明治43年,宣統(tǒng)2年)
●1910年2月 章太炎、陶成章便從同盟會分裂出來,在東京成立光復會總部,章太炎為會長,陶成章為副會長。一時間,光復會勢力在南洋迅速蔓延,大有取代同盟會之勢。在法國的張繼,也要求孫中山“退隱深山”,或“布告天下,辭退同盟會總理”。但黃興再次對孫中山表示支持,他致書孫中山,表示“陶等雖悍,弟當以身力拒之”,要求美洲同志,趁孫中山來美之機,“相與同心協(xié)力,以謀團體之進步,致大業(yè)于成功”。
1911年(明治44年,宣統(tǒng)3年)
●1911年4月 黃興發(fā)動廣州黃花崗起義,旋失敗。同年,清政府裁撤軍機處,設立責任內閣(“皇族內閣”)。
●1911年10月 武昌新軍中的革命黨人熊秉坤打響了武昌起義第一槍,武昌起義爆發(fā),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任都督。11月初,清政府宣布解散皇族內閣,任命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11月30日,在俄國的武力支持下,外蒙古宣布獨立,成立大蒙古國,活佛哲布尊丹巴為日光皇帝。
●1911年12月30日 孫中山回國被臨時革命議會推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
如需轉載,請先聯(lián)系我們?!。ㄍ陡錏MAIL:xhgm@xhgmw.org 在線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