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史齊天文載道,懷瑾握瑜報家國——沉痛悼念馮天瑜教授
辛亥革命網(wǎng) 2023-01-13 20:57 來源:武漢大學萬林藝術博物館 作者:武漢大學萬林藝術博物館 查看:
中國共產(chǎn)黨優(yōu)秀黨員、著名歷史學家、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湖北省“荊楚社科名家”、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馮天瑜先生,因病搶救無效,于2023年1月12日在武漢仙逝,享年81歲。
圖源:武漢大學人事部
驚悉噩耗,武漢大學萬林藝術博物館全體同仁不勝震悼,深感悲痛,謹致緬懷!
馮天瑜教授心系文博事業(yè)發(fā)展,曾自述道,“我年少時即親近文史,平生所至,皆樂于造訪文物勝跡與博物館,尤喜見近年博物館行業(yè)銳意精進”。2022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在武漢舉行之際,馮先生曾撰文論述“博物館的力量”,直抒對博物館賡續(xù)華夏文脈的期待,“延續(xù)著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的中華文化,有賴于博物館的力量,薪火相傳、代代守護,以維護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繁榮壯大。”馮天瑜教授生前時常躬身親臨我館展覽學術會議及相關活動,對萬林藝術博物館嘉惠頗深。馮先生尊承父志,“終其一生,用史家之眼,發(fā)現(xiàn)文物;以赤子之心,敬藏文物”,傾力推動我館建設與發(fā)展。
傳承文脈守初心,捐贈家珍掖后學
馮天瑜教授始終秉承弘揚中華文化的初心,堅守“收藏而不販賣”“取自社會,回饋社會”的馮家原則,將馮氏珍藏文物及藝術品悉數(shù)無償捐贈,珞珈文脈由此更加充盈阜盛。萬林藝術博物館見證了馮天瑜教授“以守護文化為職志,視家藏珍品為天下公器”的崇高精神。
2015年9月24日,“馮氏藏墨展”開幕式暨《馮氏藏墨·翰墨丹青》首發(fā)式在萬林藝術博物館隆重舉行。馮天瑜教授父親,著名史學家、收藏家馮永軒先生生前部分集藏品,以及馮天瑜教授本人自1979年以來所獲當代名家學者的書畫作品在展覽中展出。
馮氏一門四人,皆曾或習或授于武大,帶著這樣的武大情結,馮先生拒絕了多家條件更為優(yōu)越博物館的盛情邀請,堅持將自己的藏品貢獻給武大。為了這次展覽,當時73歲的馮天瑜教授從7月開始就與我館進行溝通,期間多次親自來到館內(nèi)與工作人員進行商討,短短20多天就將展覽籌措完成并成功舉辦。在馮天瑜教授的悉心幫助下,萬林藝術博物館圓滿完成了第一次自己組織、策劃的原創(chuàng)展覽。
在展覽序言中,馮天瑜教授盡述其志,彰顯集藏家的赤子之心,“這些文物歷盡坎坷方得以部分保存。它們遭遇的災厄和今日得到的善待,以一粒水珠映照出中國文化史的優(yōu)雅與悲壯。今人和后人自應珍視這些藏品,除引為藝文范本外,還當從其曲折經(jīng)歷中獲取守望文化的教訓。”
“馮氏藏墨展”現(xiàn)場實景
(圖源:武漢大學新聞網(wǎng))
2018年,馮天瑜教授與其兄馮天瑾將馮氏珍藏文物及藝術品無償捐獻給武漢大學。由于捐贈的文物和藝術品數(shù)量龐大,僅書畫就有400多幅,武漢大學特設“馮氏捐藏館”,于2018年12月3日舉行開館儀式。“藏諸名山,傳之其人”馮氏捐藏館選擇書畫、信札、古籍等藏品中的精品長期展出,以供社會賢達、廣大師生和文物愛好者觀覽利用。我館負責馮氏捐藏館藏品管理、維護等事宜。
馮天瑜教授為“馮氏捐藏館”揭牌
馮天瑜教授為觀眾解說藏品背后的故事
2021年10月27日,馮天瑜教授捐贈的馮氏珍藏在我館主辦的“返本開新——武漢大學萬林藝術博物館館藏書畫精品展”展出,廣受觀眾好評。
“返本開新”展覽現(xiàn)場實景
鴻儒博學精文史,滋蘭樹蕙功至偉
馮天瑜教授出身書香門第,家學功底深厚,尤精文史。著述等身,他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領域貢獻甚巨,飲譽國內(nèi)外學界;澤被學林,他率先垂范引導青年后學堅守家國情懷,珞珈學子深受教益。馮天瑜教授深入關切萬林藝術博物館展覽工作,作為展覽特邀專家,時常予以學術上的提點,與名家群賢聚論文物與藝術。
2021年3月8日至5月8日,萬林藝術博物館主辦“珞櫻繽紛——武漢藝術家邀請展”,馮天瑜教授作為展覽組委會主任委員對展覽籌備工作予以深度指導。這場展覽呈現(xiàn)的高質(zhì)量美術作品展受到了青年學生和社會各界的追捧,展期內(nèi)累計參觀人數(shù)達81447人次,社會反響熱烈。
2021年3月18日下午,萬林藝術博物館召開“珞櫻繽紛——武漢藝術家邀請展”學術研討會。馮天瑜教授作為特邀嘉賓做總結發(fā)言,他對本次展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他指出,在古與今、中與外大交匯的時代,藝術應堅持“返本開新”,回到原點,汲取養(yǎng)分。對于展覽的諸多作品,他格外喜愛古典派的畫作,希望未來的藝術能更好地調(diào)和古典與現(xiàn)代,接續(xù)深厚的藝術傳統(tǒng)。
馮天瑜教授在展覽學術研討會上做總結發(fā)言
展覽學術研討會合影
2021年11月,“珞珞如石——武漢大學萬林藝術博物館基本陳列”開幕。馮天瑜教授為基本陳列主展標題字。馮老先生手書四字,以剛勁筆力闡釋了基本陳列的深厚底蘊。“珞珞如石”選自《老子》第39章:“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從字面含義分析,取意一是武漢大學所處之地“珞珈山”;二是萬林藝術博物館館舍建筑有如“飛來之石”。從外延內(nèi)涵分析,“珞珞如石”寄寓武大學子要有一種腳踏實地、甘于平凡,追求自強、默默奉獻的堅強精神,這種精神正與武漢大學“自強、弘毅、求是、拓新”的校訓精神相吻合。
馮天瑜教授參加基本陳列內(nèi)容大綱(文物、考古)專家評審會
馮天瑜教授手書行楷條幅“珞珞如石”
深切緬懷
致敬馮天瑜教授!他將家族集藏珍寶無償捐贈,悉心指導我館舉辦精品展覽,蔚為一代文史大家。緬懷馮天瑜教授!他心系家國、為人謙和、正直淡泊、桃李九州,其隆德令望、雅抱沖襟,沾溉學林,海內(nèi)同欽。
萬林藝術博物館惟秉承先生之遺志,學習先生之精神,妥善保管并充分發(fā)揮馮氏珍貴藏品在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繼續(xù)為保護和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做出貢獻。
特此致哀悼念,馮天瑜教授千古!